药师经真言网
标题

四教义全文 第三卷

来源:药师经真言网作者:智者大师时间:2019-06-25 18:06:16
之非佛菩萨意也。次明共念处观。大智度论若观身为苦因缘生道。若有漏若无漏。受心法念处亦如是。解者不同。有师解云。共善五阴诸善心数法。合明心念处。若南岳师解。即是九相背舍胜处。诸对治观门助正道。开三解脱故名为共念处。故经云。当念空法修心观不净。是名诸如来甘露灌顶药服者。心无忧恼得至涅槃岸。此即是共念处之明文也。
经不委出论不来此。岂可谬有所判。问曰。两门不度不可悬判。空门明位胜阿毗昙。何故舍胜用劣。答曰。毗昙虽劣而是佛法根本。是故佛去世后流传利物。且又大乘经论。破小乘用小多取毗昙有门。少用空门。故须略出毗昙有门。佛法根本贤圣之次位也。第二明三藏教辟支佛乘位者。三藏教诠生灭十二因缘之理。明辟支佛义。亦应具有四门。今但约萨婆多宗。明辟支佛乘位。即为五意。一翻译。二分别大小。三明宿缘。四明观法。五料简。一翻译者即为二意。一翻名。二解释。一翻名者。辟支迦罗。是天竺之言。此土翻为缘觉。此人宿世福德神根胜利。学十二因缘以悟道也。二解释者。大智论云。缘觉有二种。一独觉。二因缘觉。一明独觉辟支佛迦罗者。若佛不出世佛法已灭。是人先世因缘。能独出智慧不从他闻。自以智慧得道故名独觉。如大智度论明。有一国王出园游戏。清旦见树林华果。郁茂甚可爱乐。时王食已即便偃卧。王诸婇女。皆竞采华毁折树林。时王觉已见树林坏。内心觉悟。一切世间无常变坏。皆亦如是。且思惟是已。无漏道心朗然开发。断诸结使。成辟支迦罗。具六神通即飞到闲静处。山林清且旷入深禅定。受无为乐。二明因缘觉者。是人道根淳熟。藉小因缘而能觉悟。如见林坏。因此觉悟成辟支佛。大智度论意。似用此为因缘觉也。今明因缘觉者。因闻十二因缘。觉悟成辟支佛也。十二因缘有三种不同。一者三世十二因缘。二者二世十二因缘。三者一世十二因缘。三世破断常。二世破我。一世破性也。一明三世十二因缘者。过去二因现在五果。现在三因未来二果。过去二因者。谓无明行。现在五果。谓识名色六入触受。现在三因者。谓爱取有。未来二果者。谓生老死忧悲苦聚。是为三世合明十二因缘。是十二因缘有三种道。一烦恼道。二苦道。三业道。是三道更互为因缘。从无始已来生死不绝。至于今身。若不修观智。未来流转忧悲苦恼。无有边际。若修观智。则无明灭。乃至老死忧悲苦恼皆悉灭也。譬如千年闇室。若不置之一灯。其室方将永闇。若置之一灯则故闇皆灭。新闇不生。若闻此十二因缘发真无漏。则无明灭。乃至老死忧悲苦聚皆灭。是名因缘觉也。二次明二世十二因缘者。出大集经。佛为求辟支佛人说也。此十二因缘。现在有十。未来有二又解。现在有九。未来有三。现在十者。一无明者大集经云。云何名为观于无明。先观中阴于父母所生贪爱心。爱因缘故四大和合。精血二渧合成一渧。大如豆子名歌罗逻。是歌罗逻有三事。一命二识三暖。过去世中业缘感果。无有作者及以受者。初息出入是名无明。歌罗逻时气息入出。有三种道。所谓口鼻二穴随母气息上下。七日一变息出入者。名为寿命。是名风道。不臭不烂是名为暖。是中心意名之为识。善男子。若有欲得辟支佛果。当观如是十二因缘。二行者。复观三受因缘。五阴十二入十八界。云何为观。随于念心观息出入。观于内身皮肤肌肉筋骨髓脑。如空中云。是身内风亦复如是。有风能上有风能下。有风能满有风能燋。有风增长。是故息之出入名为身行。以入出息从觉观生。故名意行。和合出声名口行也三识者。三行因缘则有识生。故名为识。四名色者。着识因缘则有四阴及以色阴故名名色。五六入者。五阴因缘识行六处。故名六入。六触者。眼色相对故名为触。乃至意法皆亦如是。七受者。触因缘故念色乃至法。名之为受八爱者贪着于色乃至于法名之为爱。九取者爱因缘故四方觅求。名之为取。十有者取因缘故受于后身。故名为有。此下二因缘属未来也。十一生者。有因缘故有生。是名为生。十二老死者。生因缘故则有老死种种诸苦。是名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缘之大树也。若闻此因缘发真无漏。亦名因缘觉。备说具出大集经。三次明一世十二因缘者。此但约现在。随一念心起。即具足十二因缘。亦出大集经。为辟支佛人说此因缘也。经曰。因眼见色而生爱心。名为无明。为爱造业名之为行。至心专念名为识。识共色行名为名色。六处生贪是为六入。因入求爱名之为触。念色乃至法名之为受。若心贪著名之为爱。求是等法名之为取。此等法生名之为有。次第不断名之为生。次第断故名之为死。生死因缘众苦逼切。名之为恼。乃至意法生贪亦复如是。是十二因缘一心一念。悉皆具足。若闻此因缘。心开意解发无漏慧。亦名因缘觉也。璎珞经文又出十种十二因缘。若随闻一种发真无漏。皆名因缘觉也。今不备出。涅槃经云。譬如老人年百二十。不堪付金意在此也。问曰。独觉亦得悟道上来所说诸因缘不。答曰。皆由前生之宿习也。问曰。若依三种因缘教。得无漏智。即是禀教缘觉。名利根声闻。云何生闻等三慧耶。又问。何等为生得慧。何等为方便慧耶。答云。二明分别大小不同者。此二种辟支迦罗。皆有大小不同。今明独觉辟支迦罗。具有二种。一者本是学人。在人中生。是时无佛佛法已灭。或须陀洹七生既满。不受八生自悟成道。是人不名为佛。亦非罗汉。名曰小辟支迦罗。若论其道力。或有不如舍利弗等大罗汉也。二者大辟支迦罗。于二百劫中作功德。增长智慧得三十二相分。或三十一相。或三十相二十九相。乃至一相。于九种阿罗汉中智慧利根胜。于诸深法总想别想。能知能入。久修习定常乐独处。有如是相名大辟支迦罗也。皆历三种十二因缘。分别大小也。若因缘觉分别大小亦如是也。三明宿缘者。今此大小二种独觉辟支迦罗。宿因植不同。或于前世。若偏修性念处。观十二因缘。善根淳熟出无佛世。因于远离自然独觉。成小辟支迦罗也。若于宿世修性共二种念处。理事善根淳熟。独觉自悟。具足三明八解脱。及六神通。成大辟支迦罗也。而其共不发四无碍辨者。禅定是内证习因符慧而发名义。是外法故。虽有宿习而不得发。皆约三种十二因缘。十种十二因缘。分别宿缘也。若生佛世闻生灭十二因缘三藏之教。即发四辨还名罗汉。在声闻众数。犹如迦叶舍利弗等。皆是辟支佛根性人也。亦名辟支佛。若不尔者。那得便为求辟支佛乘。说十二因缘。此人设不值佛亦自有得道故。法华经云。若人有福曾供养佛。志求胜法为说缘觉。皆是因缘觉也。根性三种十种。宿缘不同可知。四明观法者。十二因缘观法有二种。一者观属爱十二因缘。二观属见十二因缘。一观属爱十二因缘者。即为二意。一推寻。二观破。一推寻者。是人闻正因缘生灭之法。信解分明觉一切。属爱烦恼。皆是十二因缘。入定。欲息心达本源求自然慧。乐独善寂修习停心得诸禅定。住此定中知属爱烦恼即是无明。逆顺推寻即见十二因缘。云何逆推之此贪爱因何而生。即知因受。受因何生即知因触。如是触因何生。即因六入。六入因名色。名色因识。识因于行。行因无明过去一切烦恼也。复顺推此爱。爱能生取。因取即成有业。因此有业则有未来二十五有之生。因生有老死忧悲苦聚。轮转无际。若因停心观入深禅定。如是逆推寻。或时见歌罗逻初受生。乃至见过去身起业烦恼。乃至二生百千生也。顺寻取有。若因禅定之力。或见未来一生乃至十百千生。若见过去未来事。其心悲感道心精进。转复增盛也。二明观破属爱十二因缘者。即是性念处。历别观十二因缘也。性念处观略如前说。所以者何。若观爱即是污秽五阴性四念处。若观受触六入名色识。即是现在果报无记五阴性四念处。若观于行。即是善不善五阴性四念处。若观无明。即是过去污秽烦恼五阴性四念处。若观于取。即是现在污五阴性四念处。若观于有。即是现在善不善五阴性四念处。若观未来生老死。即是果报生无记性四念处。是则用四念处。逆顺观察十二因缘破四颠倒。颠倒若灭即是无明一切烦恼灭。以无明灭故行灭。乃至老死忧悲苦恼灭。是名用性四念处。历别观属爱烦恼十二因缘之观智也。二次明观破属见烦恼十二因缘者。亦为二意。一者推寻。二者观破。一推寻者。若见神及世间常无常。亦常亦无常。非常非无常。是则现在生身边四见。因此身边四见。生十四难六十二见。此身边四见即是四取。逆顺寻此四取。逆寻四取。四取因四爱。四爱因四受。四受因四触。四触因四入。四入因四名色。四名色因四识。四识因四行。四行因四种无明。复顺寻四取四取能生四有。此四有即受一切二十五有生老病死忧悲苦恼。若因停心观得深禅定。或见过去未来生事。具如前说也。二明观破。因性四念处观。观四取身边四见。如是次第乃至无明。破过去如去不如去。亦如去亦不如去。非如去非不如去。身边二见污秽五阴也。又顺观有四取。乃至未来生死。破有边无边。亦有边亦无边。非边非无边。身边二见污秽五阴。若能如是用性四念处。破三世身边二见之四见。即破十四难六十二见一切属见烦恼一时皆灭。是名无明灭即行灭。乃至老死忧悲苦恼皆灭。若属见烦恼灭。即还用前观爱十二因缘性四念处观。破欲爱色爱无色爱皆灭。是则三界烦恼业道灭者。名为有余涅槃。若爱苦道灭者。则是无余涅槃。是名用性四念处智慧。观十二因缘入涅槃也。性念处观法略如前说。故经云。十二因缘其义甚深。难解难见意在此也。如佛说大涅槃经时。有一外道名曰富那。问世尊言。瞿昙。汝云何令我知神及世间常乃至非常非无常。佛答言。汝若能毕故不造新。即能知神及世间常。乃至非常非无常。梵志即言。我已知竟。佛问。汝云何知。梵志答言。故名无明。新名取有。若知无明不起取有。即知神及世间常。乃至非常非无常。是时梵志求索出家。为佛弟子也。又中论明。声闻经入第一义谛。并约观十二因缘。破六十二见入第一义。若深得此意。不止破外人也。若佛弟子学问坐禅。发种种见取着诤论。起诸烦恼总二十五有生死之业。皆是属见十二因缘也。觉知此者。能用性念处。捡破即能得解脱。其迷此者。十二因缘流转生死无有边际。故中论云。真法及说者。听者难得。故如是则生死非有边无边也。共念处缘念处。助观十二因缘。类前可知也。五明料简者。问曰。若问曰若宿习自然觉悟者。何须佛为说十二因缘。答曰。间说则疾得。不说自悟少迟。如果熟虽应自堕。若须急取薄摇即落。问曰。辟支佛乘。何意不判果。答曰。声闻人钝故判果。若辟支佛久习智慧神根利故。不须判果。譬如二人共行。其身羸者须止息处。若其身强者直到所在。故佛但说辟支佛道。不立果位也。复次总想断结。智慧粗故但除正使。名声闻乘。别想观因缘。智慧细故侵除习气。名辟支佛。复次声闻钝。故先观苦谛。缘觉利故先观集谛也。问曰。声闻念处。别想为粗总想为胜。今何故总想为粗。别想为胜。答曰。还用别想总想历别细观十二因缘。故别为胜也。复次声闻功德禅定力浅天眼极远。但见小千国土。辟支佛久种善根禅定力深。若发天眼乃过三千。见他方世界。略明三藏教有门缘觉位竟。空门如成论。分别昆勒非空非有门。经论既不度来则不可知也。


相关推荐
热点栏目
推荐阅读
1998年10月17日出生的人五行 1998年10月17日出生的人五行

1998年10月17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?公历1998年10月17日...

1998年10月15日出生的人五行 1998年10月15日出生的人五行

1998年10月1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?公历1998年10月15日...

1997年9月3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3日出生的人五行缺

1997年9月3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?公历1997年9月3日出...

1997年9月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

1997年9月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?公历1997年9月8日出...

1997年9月7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7日出生的人五行缺

1997年9月7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?公历1997年9月7日出...

最新文章
惟仁者宜在高位。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。不仁而在

惟仁者宜在高位。不仁而在高位,是播其恶于众也。...

惟有主,则天地万物自我而 惟有主,则天地万物自我而

惟有主,则天地万物自我而立;必无私,斯上下四旁...

惟德动天,无远弗届。 惟德动天,无远弗届。

惟德动天,无远弗届。古诗原文[挑错/完善]惟德动天...

惟智者能调,达人自玉。 惟智者能调,达人自玉。

惟智者能调,达人自玉。古诗原文[挑错/完善]惟智者...

惟心会而不可口传,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,可神通

惟心会而不可口传,可神通而不可语达。...

惟德动天,无远弗届。满招 惟德动天,无远弗届。满招

惟德动天,无远弗届。满招损,谦受益,时乃天道。...

惟有春风最相惜,殷勤更向 惟有春风最相惜,殷勤更向

惟有春风最相惜,殷勤更向手中吹。古诗原文[挑错/...

惟俭可以助廉,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,惟恕可以成

惟俭可以助廉,惟恕可以成德。古诗原文[挑错/完善...

惟将迟暮供多病,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,未有涓埃

惟将迟暮供多病,未有涓埃答圣朝。古诗原文[挑错/...

惟有今宵,皓彩皆同普。 惟有今宵,皓彩皆同普。

惟有今宵,皓彩皆同普。古诗原文[挑错/完善]出自宋...

友情链接

手机版 网站地图